技術講解 | 如何測量發動機缸體缸蓋?
汽車發動機缸體缸蓋具有形狀復雜,加工精度高等產品特點。零部件前后,左右,上下各個加工面布滿孔系,活塞曲軸等重要零件安裝在缸體內,配氣機構氣門等安裝在缸蓋內,相對于缸體,缸蓋的測量涉及的角度更多更復雜。為了保證以后相關零部件的裝配以及發動機運行的可靠性,因此對孔系位置和零件的形位公差檢測尤為重要,三坐標測量機在對于箱體類零件的測量具有精度高,測量效率快等優勢。我們在測量該類零件時候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 測量室的環境溫度
由于缸體缸蓋材料一般是鑄鐵或者鋁合金,材料的熱脹系數較大,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很大。溫度控制在20±1℃,特殊情況下建議對測量機加裝實時溫度補償系統。
2. 零件的裝夾
測量零件裝夾一定需要穩固,裝夾面要在加工面上。由于零件自身較重,所以一般只需要施加較小的夾緊力即可。裝夾后零件的水平與垂直姿態相對于測量機的軸線誤差應小于0.2mm。以保證測針在探測曲軸孔,缸孔等深孔時候的時候測針不干涉。
缸體裝夾示意圖

3. 測座的選擇
一般選擇帶有掃描功能的測座。缸孔凸輪軸孔/氣門閥座,導管孔等有些要求掃描測量。 測座類型有固定式與旋轉式,固定式測座相對于旋轉式測座它的測量精度更高,測量的重復性更好一些。但是由于零件比較復雜,因此相對于旋轉式測座固定式測座測針角度的配置更為復雜一些。測針需要的數量也更多,但是不管用什么類型的測座,測針的自動交換架是必須要配置的。
4. 制定測量工藝
一般缸體缸蓋測量都需要根據加工工序流程測量。因此在測量前,需要熟悉工藝工序圖紙,根據加工工序的測量位置,規劃測針的選擇,測針角度的選擇。以及測量部位的測量的先后順序,化的測量路徑,節省以后量產測量的測量時間。
5. 測量基準的建立
缸體缸蓋零件一般都遵循3-2-1的三基面原則建立測量坐標系。在建立的過程中需要保證與加工的基準使用的元素一致,只有測量基準與加工基準一致,才能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
6. 測量基準的轉化
缸體缸蓋零件各個面都有自己的局部基準,因此在測量過程中特別需要注意此類局部基準與全局坐標系基準的關系。通過相應的坐標系轉化可以驗證基準之間的加工是否正確。孔系孔組的擬合坐標系也可以對基準坐標系進行驗證。
7. 測針的選擇
在滿足測量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減少測針更換的數量,一方面可以減少由于不同測針測量可能帶來的測量誤差,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約以后測量校準測針的時間。因此制定合理的測量工藝尤為重要。
8. 零件的清潔
由于在加工現場有些零件清洗不到位,造成深孔內有加工后的碎屑殘留造成測量誤差,還有有些測量零件的定位孔在加工裝夾的的時候被夾具的定位銷拉傷造成基準錯誤帶來測量誤差,這些不是由測量方法造成的誤差也尤為重要。

